中国移动GSM网络自从建成后,用户数量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超过3.5亿万户。网络也从单一交换局结构发展为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网络,随着网络的日益复杂,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通信质量就成为用户选择网络的一个主要因素。不断提高网络质量就成了网络优化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多年从事网络优化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GSM网络在密集区域的通话质量问题,并结合福建莆田移动网络的特点,本文着重探析了密集城区的网络通话质量的改善及优化措施。
问题分析
莆田地处福建中部地区,莆田移动主要采用NOKIA设备,现有基站数近千个,载频数近万块,整体网络指标名列全省前位,其中省公司考核的下行0-2级话音质量也列居我省前位,但是多次省公司第三方DT测试中话音质量均不理想,特别在2006年某次省第三方检查中话音质量全省排名末尾。针对这一短板,多纬度横向、纵向数据对比,深入分析网络短板特别是密集城区通话质量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重点从频率、参数、天线以及新技术新功能的应用等4个方面阐述密集城区深度优化方法。
解决方法
高站越区覆盖控制优化
随着网络容量的不断增加,基站数量也随之剧增,这和早期通过高站来加强覆盖到现在的尽可能利用小区分裂在保证覆盖的前提下分吸收话务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使得原先的不少高站反而成为了干扰源,从而引起通话话质量变差、切换失败以及掉话等问题。
通过更换电调下倾角的天线和增大天线下倾角,使覆盖重叠区减小,也减少它对其它同频、邻频小区内手机的干扰,这是减小干扰的很好对策。降低天线下倾角应由正确的覆盖区所需要的大小而定。例如,我们对莆田城区,特别是市区的高站重新查勘,结合实际无线环境提出了如下天线整改及优化方案。
经过天线整改之后,在使高站的覆盖得到合理控制的同时,也防止因天线俯仰角太大而产生波瓣畸变。另外,当天线的俯仰角较大(12 °以上),而同基站其它扇区俯角较小时,必须考虑天线的旁瓣和后瓣对其它小区的影响,只有经反复对比调整,并用仪器检测,确定优化后的俯角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线俯角调整时,必须拧紧定向天线上的调整螺杆,避免受大风等环境影响而使俯角发生缓慢变化。
高站功率控制
对于不能降低或降低很困难的高站,也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对这些高层站使用的频率重新分配(规划),使之与大部分市内低层基站使用的频率不重复,形成高层建筑物群覆盖和低层建筑物群覆盖两个层面。
市内高层站也不能设置太多,那样会浪费宝贵的频率资源,因此对一些多余的基站(特别是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高层基站)则应拆除并进行小区分裂。
莆田市区高站较多,而且在某些区域分布较密集,因此在这些区域容易造成重叠覆盖,导致频率干扰,话音质量差,结合当地的站点分布及无线环境的特点,可对这些高站的相关小区进行合理功率控制。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