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移动通信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中国无线城市发展模式设计探讨

http://www.c114.net ( 2011/3/3 16:18 )

1  前言

 2010年,无线城市在中国遍地开花。只要稍微有一些基础的城市都推出无线城市的建设规划,而政府和三大运营商也都成为无线城市签约仪式上的主角。

 由于无线城市投入大、影响范围广,如果缺乏一个能正向循环的运作机制,极有可能把产业带入发展的死胡同,不仅浪费大量的金钱,还可能导致整个城市错过信息化产业发展的良机。探讨无线城市的盈利模式,是牵涉无线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以往大家总结了四个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即完全政府投入、运营商独立建设、捆绑广告、个人资源共享四类模式,这四类模式都存在巨大的缺陷与不足,最终都没有成为成功的典范。 

2 中国无线城市发展特征

 在中国发展无线城市,与国际其他国家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府的行政影响力大。政府在产业发展决策上,有重大的影响力。政府决策链条较短,能在最短的时间把上级决策转化为一线部门的执行纲领。从好的情况分析,政府可以在特殊问题上快速达成一致,高效率解决问题;从不好的情况分析,如果政府决策失误,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而且如果缺乏政府的关注,很多事情实施过程中难以得到相关部门配合,增加了企业运作成本。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
  (2)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是国企,承担社会责任与市场效率的双重考核。要发展无线城市,必须要有电信运营商提供配套的管线支撑。在中国大陆,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都是国企身份,这意味着运营商在经营的时候,不仅仅是看收益,还需要兼顾社会责任。因此对运营商的利益引导上过分强调经营利润,或过分强调社会责任都不合适,而是两者综合的均衡。
  (3)政府投入预算大,政府采购是产业发展前期重要的资金注入方式。在技术尚未完全普及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需要有很多的资源注入,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政府采购一方面为产业发展做出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研发机构或基础运营企业提供收益保障。
   从上述特征不难看出,政府投入在无线城市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以上世纪90年代的政府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当时政府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停滞发展的问题,决定用政府投入拉动产业经济,优先选择投资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随处可见。从长期来看,这笔政府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交通运输网络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的物流的发展,从而促使市场交易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带动了社会的持续繁荣。在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里,我们也能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这完全得益于交通环境的改善。
   同样,无线城市的建设,也将呈现相似的历程。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产业形态的变革,进而降低社会运作成才,提高社会效益。

3 无线城市发展模式设计思路
   根据中国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经验,无线城市建设应该是一个软硬结合的综合性规划。无线城市是在城市数字化基础上的信息流动方式,是用无线接入的办法,使得城市居民能够享受无处不在的信息化应用。因此,城市的数字化基础是核心,无线接入是手段。一个城市的无线城市发展计划,受到城市的既有的信息化基础的影响,而不能生硬照搬照抄他人经验。
   笔者认为,在无线城市的发展模式设计中,需优先发展民生项目,注重信息整合带来的效益提升,有效关注基础设施的优化与完善。


  3.1优先发展民生项目,关注社会效益
   一项能得到广泛普及的项目,其社会效益也能被最大化。我们评价一个城市的无线城市发展得好不好,可以通过市民的眼光来进行评价。老百姓的眼光是最朴实的,一个项目有没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老百姓都会有直接的感知。从民生的角度,老百姓最关注的是衣食住行等天天接触到的事情,而不断让老百姓觉得在城市中生活更方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无线城市的政绩所在。
   城市交通、看病就医、保险申报等等,都于市民休戚相关。我们会关注自己公积金的变化,关注自己的医保卡的余额、关注交通车辆的信息,任何一项的突破,都可以给市民带来方便。
   以开车罚单为例,在传统的情境中,交警现场开罚单现场收钱。这个弊端很多,有可能司机现金不够,也可能有腐败机会。后来部分城市改用警务通系统,交警在设备上提交罚单信息后,罚单通过无线网络即时上传到中心服务器,并同步到合作银行的数据中心。司机可以凭罚单号在规定的时间内去银行缴费,完成罚款过程。这就变得很智能化。车主可以随时上网查询自己的罚款扣分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再进一步,把移动支付给关联起来,效率又更高。警察现场开完罚单,信息直接传递到司机手机上,司机可以随时用在线支付完成罚款的过程,这为司机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就是看得见的无线城市的交通部分。
    医疗保险也是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普通市民,不仅看病难,而且在不同医院、不同时间、不同科室就诊往往要做重复的检查。有效推动医疗系统的信息化,也将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作为无线城市规划蓝图之一,可实现医生的就诊时间及时对外公布,市民可以用电脑或手机随时查询并选择就诊时间;就诊记录马上被存储到数据库中,患者可以随时查询诊断结果和药方记录。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把医院间的诊断信息进行共享,在患者授权的情况下,医院可以调取其他医院的诊断记录,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效率,还降低了患者负担。这样的无线城市,肯定会受到市民欢迎的。
  市民关注的大量城市信息,看似普普通通,背后却是大有可为。城市决策者在推动无线城市发展的时候,建议不妨到基层中多做些调研,了解群众的呼声,而后再有重点地发展能切实解决市民问题的项目。我们见过很多束之高阁的“无线城市”,其内容往往华而不实,没有落脚点,最终变成形象工程。

3.2关注信息整合,实现集中优势

 无线城市要取得深度的发展,信息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在城市信息化的前期,表现为各部门、各行业独自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只有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才能让无线城市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作为城市管理,按照行业属性的不同被划分到各个部门独自管理;然而从市民的角度看,处理不同的事情就需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奔跑。用市民的眼光去关联、整合不同部门的信息,就能带来巨大的信息集中优势。
   前面提到的警务通系统,把司机身份、驾驶证、银行系统、保险系统关联到一起,不仅交警开单效率提升,司机也不用奔跑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就减少了大量的社会成本。
   厦门的车辆通行缴费系统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厦门主要经济圈在一个岛上,出岛的车辆都缴纳过桥费,如果采取人工收费将会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情。厦门引入RFID技术,给缴纳年费的车量发放了一个RFID卡贴在挡风玻璃上,车辆经过收费站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自动放行,机动车不需要做任何停留即可通过收费口。这套数据信息被岛内多个停车处共享,其中包括软件园。当车辆要停靠软件园的时候,不再需另外办理另外门禁卡,凭借出岛的RFID卡即可通行。随着数据被更加广泛的共享,车主将可以仅凭一张RFID卡即在岛内的停车场随停随放。
   作为市民信息,还有很多可关联的属性。例如个人医疗信息、图书馆借阅记录、人才中心档案等等。随着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充分,官方的无线城市网站将演化为数字化城市的门户。市民可以在这个数字化门户中一站式登录,快捷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办理各项手续或业务。
   信息整合是未来的,现在更多是推动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无线化。当条件成熟的时候,整合的时机将会到来,作为城市的决策者,需要提前预见未来的信息整合趋势,提早建立相关标准,减少系统因接口冲突导致数据难以整合的情况发生,并减少由此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3.3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无线城市建设要特别注重有线无线的互补关系,关注物联网的相关应用。
   电信运营商所经营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类似于高速公路,道路建好了就会有大量的应用奔跑于其中。一个无线城市的发展是否顺畅,与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建设有密切关系。城市决策者需要关注电信运营商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情况,并把基础网络建设作为衡量无线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无线城市虽然冠名以无线,但从现有的无线技术角度看,3G4G都无法取代有线网络。无线城市在实际推动过程中,仍然需要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发展思路,把无线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这里我们提到的无线网络主要是指3G或4G)。
   无线网络受到无线频谱的制约,无法实现高密度、高流量的网络数据传输,这也是在上海等用户密集区域出现无线上网卡访问不稳定的关键原因。要保障信号传递的稳定,仍然需要采用有线网络。例如在城市用户密集区,多摄像头的视频监控的业务,更适合采用有线接入的方式,或者是“有线+WIFI”的接入方案。而对于远郊的农村地区,在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无线网络则可以发挥主要作用。
   为什么提到这个问题呢?因为有些城市对“无线”的盲目崇拜,导致对无线网络使用过渡,进而产生了一些鸡肋项目。在技术手段尚未实现根本突破的前提下,这些鸡肋项目很难“解套”。
   除了电信运营商的管道(有线、无线)建设,物联网相关应用也是无线城市的基础建设的一部分。物联网是感知环境的技术,它能够采集现实环境中的信号,并转化为数字信息,从而汇总为庞大而复杂的数字城市。前面提到的交通RFID卡,以及二维码NFC卡、风感应、光感应、温感应等等,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

3.4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契机
   无线城市将在移动互联网井喷的大潮中得到充分发挥。随身携带的手机的变化,正意味这移动互联网时代浪潮的到来。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打电话的工具,现在已经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功能。借助无线网络,手机已经演化为一个智能操控终端,帮助用户无线网络浏览,或者是远程控制。
   手机终端与PC机有巨大差异:
   ◆首先,手机属于便携设备,可随身携带,可接入无线网络,因此具有实时、无
  所不在的特性。前文提到的移动支付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缴费过程,还提到了司机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交警的罚单信息。
   ◆其次,手机终端屏幕和操作界面小,不能像键盘鼠标一样快速录入信息。其UI(人机互动)的设计上不能照抄照搬PC机的内容。一个电脑上现实的网页,到了手机中就会变得混乱无序,浏览极为不易。
  ◆第三,无线网络计费方式不同于有线网络。

综合以上特点,手机的优势在3G条件下将会高速爆发,而且会改变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无线城市的未来,一定无法忽略大家手中的手机。我们看到部分城市的无线城市网站,已经推出了手机版本。由于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iPhone的大按钮的操作界面颠覆了过去的纯粹文字的网页布局,但这并不是创新的重点,手机网站的展示形态尚未定型,目前的访问界面可以说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需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优化手机中的访问方式。

作者:胡智海   来源:《移动通信》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