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召开6G系列技术研讨会之智能超表面技术(RIS)研讨会。来自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华为、中兴、VIVO、爱立信、DOCOMO等产业界的90多位技术专家出席,共同探讨RIS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成果。
未来6G网络对系统吞吐和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系统吞吐可以通过使用更大的带宽来实现,但是系统频谱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重要的途径。能否探索出更加有效控制电磁波传播的方法,让在4G/5G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多天线技术再放异彩?近年来从学术界开始兴起的智能超表面(RIS)技术为进一步挖掘电磁波新维度打开了一扇窗口。它通过大规模的无源超表面阵列和智能的相位调控,能够有效地改善无线传播环境。既能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覆盖,也可以大幅降低系统功耗,还有可能替代传统基站的一些射频器件,简化基站设计,降低成本,因此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RIS的许多基础研究才刚刚开始,对它的认识还在逐步深入,还有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挑战需要攻关和解决。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在致辞中对比了RIS技术与多天线技术相的异同,认为两者的有机结合将会大幅提升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强调了中国移动在4G/5G的三维多天线技术(3D-MIMO)上从标准到技术方案、到技术推广、到网络部署对业界的突出贡献。她表示中国移动对RIS技术既寄予很高的希望,同时也感受到它在走向实用化道路上所存在的挑战,希望学术界和产业界齐心协力深入全面研究这项技术。
会上,信息超材料方向奠基人、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通过丰富充实的演讲材料,全面介绍了超材料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超材料和新架构超材料等新型超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信息超表面的电磁信息理论,对超材料研究和智能超表面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并提出了电磁新基建的建议。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袁弋非通过多个方面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阐述了RIS的性能优势和存在的挑战,并给出了研究方向的建议;华为中央研究院杨刚华主任介绍了RIS技术的潜在应用场景和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给出了RIS应用场景的思考,以及RIS信道估计和RIS空间信道码本的设计;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分享了RIS组网多种场景下的系统级仿真结果,形成初步结论并为下一步的RIS研究和系统设计提供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