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3/1/25 15:02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1):两月筹备上市 路演归来重定价

人民邮电报  李静

中国电信业第一股、央企海外上市第一股——0941.HK,为什么要选择在香港回归与金融风暴的双重风云里?其上市前后到底经历了哪些波折,又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两月冲刺筹备上市

1997年8月10日,上市方案最终获得国务院会议通过,上市日期定在了1997年10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要完成相当复杂的上市工作,对于没有任何资本运作经验的中国电信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负责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上市的承销商——美国高盛和中金公司的专家也十分担心。

为此,邮电部成立了上市工作领导组,吴基传部长亲自担任组长,杨贤足和周德强两位副部长担任副组长,下设上市联合工作组,内部包括了综合、业务、财务、法律、后勤部门的人员;外部包括了美国高盛、中金公司、香港毕马威等专业机构。从邮电部到广东、浙江两省,相关部门最多时抽调3000人,境内境外聘请的专业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多达300人,在1997年的炎炎夏日里,他们一个个像旋转的陀螺一样紧张地忙碌着。 

在上市准备工作中,除了按照国际标准完成厚达四五百页的企业尽职报告和海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外,最难的当数资产重组和剥离的工作。所谓资产重组,就是将原来与固定电话网搅在一处的移动通信资产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产权清晰的独立的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一个新建公司,这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直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过日子的邮电企业来说,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很多企业,设备共用一个机房,供电共用一个系统,办公生产用房没有房产证,基站用地没有土地证。这些都不符合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为了与国际管理制度接轨,将人财物与邮电大网分离清楚,邮电部与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国务院职能部门倾力合作,当时几乎在每一个相关审批部门都有邮电部的工作人员现场“蹲守”,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没问题就帮着打打水、做做卫生,就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补齐了所需的证明。广东、浙江两省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调兵遣将,全力以赴,那段时间里,管局领导、移动局的同志和相关人员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建账本的、办手续的、撰写尽职报告的,各负其责,各尽其力。

招股书是路演推介中的重要文件,是保证股票发行价格及市场认可度的关键,既需要将上市公司的优点讲解清楚,也不能遗漏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招股书起草组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精雕细刻,将自认为满意的招股书呈给了吴基传部长。吴基传深知招股书的重要性,亲自操刀,用两天时间对招股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修改。最终,招股书经过15次易稿,才经律师和上市企业认可签字,进行发布。

招股定价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股票定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股票发行的成败,股价定高了,战略投资者不买账,上市后还有可能跌破发行价,影响上市公司形象,也不利于今后扩股;股价定低了,贱卖了国有资产,又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邮电部召集各方专家深入分析了企业内在价值,分析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参考其他上市公司定价机制和运作规律,最终以市盈率18至23.3倍为参照,将股价暂定在了7.75港元至10港元,并决定视路演情况确定最后价格。

上市工作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国家计委、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局、国务院港澳办、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和中国建设银行等部委、单位一律“绿灯”开放,特事特办。在原定审批时间的最后一个小时,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在正式发文已经来不及的情况下,亲自给香港联交所打电话,通知对方中国政府已将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上市的所有批文审核通过,请香港联交所按相关流程做好上市准备。

1997年9月17日,根据我国加入WTO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正式批复邮电部,同意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发行股票并上市,从而揭开了中国电信企业正式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序幕。

路演归来重定价

1997年9月3日,邮电部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分析员推介会,介绍了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的上市情况,充分听取了业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此次会议被投资银行界誉为最为成功的推介会之一。

9月29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了首场推介会,随后至10月15日,在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里,邮电部组团横跨亚欧美三大洲,在全球10多个国家的16个城市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路演,包括新加坡、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和伦敦等地,其间,举办17次早午餐推介会,先后67次与意向投资人进行了单独会谈,会见了2200多位投资者。

经过路演交流,对于当时中国最大的红筹股扬帆出海,海外投资者逐步认清:改革开放的中国大步前进,中国电信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前景;移动通信方兴未艾,市场潜力不可小觑;认购中国电信红筹股,就是认购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就是认购中国电信事业的美好未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路演走到伦敦,国际投资机构认购相当踊跃,大面积超额申购。加之此前,香港股市发生了“北控事件”,北京控股由于定价偏低,开盘就涨两倍多,中纪委、香港廉政公署曾就此事展开调查。吴基传与王岐山半夜通过电话沟通,共同商定为了保持国有利益的最大化,提高中国电信红筹股的发行价,将中国电信(香港)的股票定价提高至每股9.95港元至12.6港元之间,提价26%。10月13日,吴基传向吴邦国、朱基两位副总理递交了《关于中国电信(香港)上市定价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将广东、浙江两个移动通信公司的资产注入。经国有资产管理局评估,最终价值为190.46亿元人民币。公司确定股数为120亿股,每股定价区段为9.49~12.61港元。预计上市将按最高定价挂牌,即12.61港元。”

由于提价方案根据充分,价位稳健合理,邮电部决定提价的消息发布后,各方反应依然强烈,第二天香港《信报》发表社论《中国电信提价,偏高合理,垄断终需打破》,社论高度称赞中国电信高明的市场化运作策略,根据市场供需决定发行价格,堵塞了发行漏洞,打击了国际炒家,确保了中国电信健康上市。

路演结束后,投资者踊跃认购,截至10月16日13时,统计结果出来了,国际配售部分超额认购逾20倍,香港公开发行部分超额认购达30倍。上市挂牌时间最终确定为10月23日。

路演的成功让邮电部和中国电信(香港)信心倍增,资本市场的牛刀小试赢得了良好的反响,上市之路可谓顺风顺水。然而谁能想到山雨欲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就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猝不及防地降临了。欲知详情,敬请关注下期内容。

相关新闻: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重温历史方能展望未来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2):大东异动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3):与大东一波三折的谈判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4):空口无凭,立据为证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5):“三步走”思路的确定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6):吴基传率团专程赴美国考察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7):200亿债务牵出转制契机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8):邮电部领导取经归来绘蓝图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9):国内上市之路难以走通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0):北戴河会议一锤定音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1):两月筹备上市 路演归来重定价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2):邮电部长吴基传力挽人心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3):王岐山一语挽狂澜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4):看似不经意的“留一手”

解析0941.HK上市始末(15):原建国的辞职申请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