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30日专稿(蒋均牧)岁末时分,SolarWinds在北京和上海开了两场客户答谢会,也藉此通过媒体传递其对IT行业趋势的理解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应用以及自携设备办公(BYOD)等新现象的出现,正令整个企业IT环境变得复杂而难以管理,网络安全边界亦日益变得相对模糊。以有限资源却要面对企业数据洪流带来的各种问题,成为这个新IT时代的最大挑战,而SolarWinds给出了解决之道。
尽管在国内“SolarWinds”这个名字尚显陌生,这家以软件为主打的公司在IT监控和管理领域已经闯出了不小名堂,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对客户的卓越贡献使之名列《福布斯》增长最快的技术公司前十。如今,全球有15万用户使用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探索、配置、监控、管理日趋复杂的系统和构建网络基础构架的流程。
深层次监管应对IT变局
回过头来看看,IT行业几乎每年均有不小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概念逐渐成为现实。移动化、社交化、虚拟化,种种趋势下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都在同步提升,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都面临着专业级的挑战,然而预算却是有限的。
SolarWinds在1999年由几位IT专家建立,面向IT专业人士提供管理解决方案。其网络下载的低成本商业模式使之避开了创业公司的“烧钱”阶段,而通过社区来贴近用户、获取灵感和快于同行的版本更新速度,让这家公司能够在迅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中始终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简单来说,SolarWinds以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提供强大功能,使客户能够监控所有IT复杂的环境。”SolarWinds亚洲区销售副总裁Celine Siow这样告诉C114。
通过自主开发和并购,SolarWinds在保持网络监控和管理产品核心优势的同时,打造出全面覆盖IT环境的产品系列组合,包括系统和应用程序管理、数据库管理、安全管理、工具、Web性能。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解决方案在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同时,能够监管设备深层的信息,使IT专业人员能够前瞻性地和反应性地实施监控、发出警报、排除故障和解决问题。比如在服务器上对进程或服务进行监控、深入防火墙接口层面查看接口数据量、收集日志并快速分析日志和进行相关联动作;而面向工程师的小型工具包可以监控接口、CPU、内存利用率等比较详细的信息。
“除了防御性以外,对于主动监控也是需要关注的话题,比如监控防火墙保证其运行正常。我们也有一个收集日志的功能,通过这些信息进行预估,看问题出现在哪里。云端方面,我们也能让客户更深入了解云端的运作方式和性能等,SolarWinds推出了新的插件,可以安装在公有云、私有云,监控云端虚拟机的运作状态。”SolarWinds亚洲区高级工程师刘彦庆表示。
与此同时,SolarWinds也经由集成商和渠道伙伴,与各种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集成在一起,以“软硬结合”的形式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或许你使用的思科、华为、惠普品牌设备中,就搭载了SolarWinds的软件。
聚焦中国市场放权渠道
最近几个月中,SolarWinds的工作人员频频出现在中国,并首次在华举办客户答谢会,释放出强烈的进取意图。
“我们的目标是向客户和潜在客户展示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加深他们对SolarWinds的产品组合和性能的了解,这也是我们这次在京沪两地举办客户答谢会的目的之一。”在Celine口中,在销售和工程师团队做好准备和更为了解中国市场后,其发展策略将进一步向中国倾斜。实际上,SolarWinds在大陆的足迹已经遍及电信、政府、金融等不同行业。
“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用户与我们的合作是从一些小项目开始的,然后随着业务、系统和网络的需求增长,逐步加大合作力度,SolarWinds的产品是可以按需部署的。针对企业级市场,我们的可扩展性引擎和故障转移引擎更适合这些大型、复杂的IT环境。”她说。
SolarWinds的产品设计和研发都是基于IT专业人员需求和用户反馈,其中也包括中国客户,比如在NetFlow Traffic Analyzer (NTA)模块的基础上开发了华为Netstream,刘彦庆披露。在他看来,SolarWinds的产品组合,特别适配中国多厂商和追求新技术新应用的IT环境。
SolarWinds于2007年进入亚洲,地区总部设在新加坡。在中国,这家公司并未设立直接的分支机构,而是通过两家总代开拓业务。
针对中国销售策略会否出现变化,Celine表示未来仍将以渠道伙伴为主:“我们的合作伙伴非常值得信赖,我们也计划继续与他们共同努力,确保他们掌握深厚的技术知识、充分了解我们的全部产品套件,并能为客户提供建议,帮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SolarWinds产品和解决方案。”
她指出,集成商和渠道伙伴更为了解最终客户的诉求,因此SolarWinds的策略是让渠道拥有服务的掌控权,自己则继续聆听市场需求,为中国客户提供强有力、价格实惠的系统和网络监控、管理软件。